等离子体光源(LEP)开创光健康的新纪元
视频:等离子体光源(LEP)开创光健康的新纪元
LEP不是简单的技术迭代,而是从"视觉照明"向"生命光照"的范式革命
国际蓝天窗优秀理念,在国内却成了智商税
2018年,意大利知名品牌的蓝天灯,利用光折射的原理,把白光LED灯设计出逼真的蓝色天窗视觉效果,这个看似简单的创新,却是业内首次将自然光的心理疗愈价值引入室内照明设计。
然而,这优秀的设计理念,引入国内市场后,却被部分厂商肆意嫁接科学概念:普通的LED灯,居然能发射出40Hz的伽玛脑电波,甚至偷换为具有放射性的γ射线,演变成能治疗老年痴呆、精神病症、促进大脑健康、调整内分泌等功效的光疗神器,这明摆着是收割市场大众的智商税。
复现太阳光,全球照明技术的梦想
太阳光的生物效应早已经过长期的科学验证,它对人体昼夜节律、情绪调节、免疫系统等都具有重要且必要的作用。如何在人造光源中复现太阳光的健康效益,已成为全球照明科技界的核心课题。
辨明光健康价值边界,须回归太阳光谱本质
太阳光标准:地表太阳光的光谱覆盖280-2500nm连续波段,包含紫外光、可见光、红外光;
LED的局限:LED是单色光源,只能使用蓝光激发荧光粉后才能二次发出白光,光谱范围在400nm-760nm内,而且存在明显的蓝光尖峰、红外缺失、光谱断裂等根本缺陷,却有不少商家称此为全光谱;
全光谱迷思:市面上的全光谱LED多采用紫外、白光、红外三种芯片拼合,面临光衰不同步、显色偏差(Ra<80)、光色不均等技术瓶颈。
人造太阳的破晓时刻,为极端环境提供阳光
在追寻真全光谱的征程中,微波等离子体光源(LEP)的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。LEP技术是2000年,由美国国家工程院、加州大学等科研机构的院士、教授及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发明,直到2012年才开始进入市场化应用。
此后,中科微波历经近十年的自主研发,最终成功掌控LEP核心技术。LEP是最接近太阳光光谱的光源,通过微波激发金属卤化物和惰性气体产生类太阳光谱:
光谱范围:290-1800nm连续分布
性能参数:显色指数Ra97、无电极光衰(5万小时保持80%)、与太阳光的光谱匹配性、辐照稳定度、辐照均匀度达AAA级别
应用场景:从深海潜艇到地下矿井,为极端环境提供"阳光处方"
LEP开创新纪元,面临三重挑战
尽管LEP技术展现出颠覆性潜力,其普及仍需面临三重挑战。首先是技术壁垒,稀有金属卤化物配方如同"光配方密码",其复杂度堪比核工程。其二是市场断层,小功率LEP还待完善,难以进入家用市场;大功率LEP光能量效率比LED高,运营成本比LED更低,但市场对LEP光源认知较少。最后是认知转型,市场从"照亮空间"到"滋养生命"的照明理念升级尚需科普教育。
LEP技术要开创光健康的新纪元——这不是简单的技术迭代,而是从"视觉照明"向"生命光照"的范式革命,承载着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科技的温情,让每个地下矿井都升起不落的太阳,让每个家庭都拥有自己定制的阳光……
更多视频可关注中科微波抖音号“casmlep”